欢迎访问范文格式大全网!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贺龙钓鱼》教案

范文大全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贺龙钓鱼》讲述了红军在草地上行军中遇到了断粮的困难,贺龙带头钓鱼解决困难,并把兄弟部队支援的牦牛肉送给伤员,赞扬了贺龙元帅的乐观、开朗、幽默的品质。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贺龙钓鱼》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贺龙钓鱼》课文原文

太阳还没有落山,夕阳的金光,透过天边飘散着的朵朵云彩,投射下来,把川西草地染成一片火红。

部队进入草地以后,粮食供给几乎完全断绝了。战士们经过长途跋涉,身体十分虚弱,伤病员一天天在增多。眼看大家饿着肚子行军,政委任弼时和关向应心里非常焦急。这时,兄弟部队送来一批粮食和牦牛肉。他们当即决定:把这些食品尽快分到连队去。考虑到总指挥贺龙的身体日渐消瘦,任政委便吩咐警卫员给他送去一些牦牛肉。

警卫员匆匆来到侦察连,高兴地把牦牛肉捧到贺龙面前。

贺龙以怀疑的语气问道:“这……哪儿弄来的?”

警卫员解释道:“兄弟部队支援的。是政委叫我给您送来的。”

“哦,你把它送到随军医院去,让伙房给伤病员打个牙祭。然后回去对政委说,我吃了。”

看到警卫员有些犹豫,贺龙小声地说:“这事,我负责给你保密,一定!快去吧!”

警卫员仍然有点犹豫。

“叫你去就去嘛,吃的,我自有办法。”贺龙显出生气的样子。

警卫员撅着嘴,很不情愿地提着牛肉走了。

贺龙来到他那匹心爱的大红马面前,“老伙计……”他用大手掌抚摸着它长长的红鬃,红鬃马会意似的轻摇着头。贺龙转到马身后,随手拔下几根马尾,非常熟练地把它接起来,又从衣袋里取出一根别针,放在口里咬了咬,做成一个弯弯的钓钩。他将马尾和钩子一拴,捆在一根树枝上,就成了一根钓鱼竿。

贺龙手执钓鱼竿,一个人蹲在溪边的小树下。他留着短髯的厚嘴唇叼着个大烟斗,两眼专注地望着水面。他几乎是“竿无虚发”,不一会儿便钓了满满的一串。

长征中环境非常艰苦,贺龙就是这样利用战斗间歇去钓鱼。钓来的鲜鱼,他往往自己不吃,而是分给同志们。有时,政委派人给他送来干粮、马肉,他总是挥一挥手里的渔竿,对来人说:“拿回去吧,我有它呢!”

这简陋的渔竿,如同他亲密的伙伴,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它凝聚着贺龙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骨肉船的深情厚谊。

太阳落山了,夜幕渐渐降临。荒漠的草地一下子变得很凉。贺龙站起身来,抖落身上的泥土,收拾好鱼竿,提着一大串活鲜鲜的鱼儿,大步向总部走去。

总部的同志们看见贺龙提着鱼走来,发出一阵阵欢呼。

任政委快步上前,拉着贺龙的手,不安地说:“老总……你又把牦牛肉送给了伤病员,今天准又没吃东西!”

“哪里的话,你看!”贺龙指着故意腆起来的肚子,然后挥一挥手中的鱼竿,“我有它哩!”接着“哈哈哈”地一阵仰天大笑。这笑声,是那样的爽朗、乐观、感人,它在空阔的草地上散发开来,是那样悠远……

《贺龙钓鱼》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默读课文,并能讲述故事的梗概。

3、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贺龙在艰苦岁月里的乐观、幽默,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能通过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在精神。

2、能讲述故事的梗概。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贺龙及其他革命前辈的故事。

老师:把关键词句做成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问难

1、导入:炮火纷飞的年代虽然是遥远的回忆了,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世界历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路上发生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将永载史册。在党的武装斗争史册上,贺龙是一个光辉的名字。同时课件出示贺龙照片,师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贺龙的资料。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3、作为十大元帅之一,作者为什么不写贺龙驰骋沙场的英姿,却写他钓鱼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由读全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反馈

3、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字,集体认读。

★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互相交流

4、再次默读课文,试着讲述故事的梗概。

5、教师相机指导怎样讲述故事的梗概: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6、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别练习。

7、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8、文中的贺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三、课堂小结

在钓鱼这件事情中,贺龙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世人敬仰爱戴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品悟吧!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贺龙钓鱼部分,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环境的艰苦,通过推想,体会贺龙对战友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3、运用所学方法,体会“简陋的渔竿,凝聚着贺龙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骨肉般的深情厚意”的含义。

教学重点:

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贺龙钓鱼部分,体会贺龙在艰苦岁月里对战友的深情厚意。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环境的艰苦。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收集长征环境艰苦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贺龙钓鱼》。哪个同学能运用补充课题的方法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教给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贺龙钓鱼部分

1、看来,抓住课题,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那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在讲贺龙钓鱼呢?(11——14自然段)

2、说到钓鱼,我们不能不说到钓渔竿,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11——14自然段,找出描写贺龙钓渔竿的句子,看看这是一根怎样的钓渔竿?

3、抽生说,(出示句子)齐读,从哪儿可以看出渔竿的简陋?(几根马尾、一根别针、一根树枝:材料的普通和数量少)

4、教师小结:几个简简单单的数量词加上普通的材料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渔竿的简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个词,边读边想,透过这简陋的渔竿,你还能体会到什么?(和我们生活中的渔竿比一比,贺龙能选择其他的材料来做渔竿吗?从中可以看出什么?)(环境的艰苦)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环境的艰苦?(第二段)

☆(出示二段1、2句)自由读,边读边想象,透过文字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粮食几乎完全断绝:没有吃的,有的奄奄一息,有的到处找野菜挖草根,有的因忍受不了饥饿误食有毒野菜而丧命,而更多的时候只有勒紧裤腰带忍受饥饿。老师相机介绍贺龙所带的部队的任务是断后和收容,更显出环境的艰难。

虚弱:脸色苍白蜡黄,瘦骨嶙峋,拄着拐杖,艰难地往前挪动,走着走着就摔倒,甚至永远都爬不起来了。联系饥饿、长途跋涉来谈。

伤病员增多:重伤的担架抬,担架不够就一个一个背,轻伤的几个互相搀扶。结合自己对红军过草地的了解来谈,主要有饥饿造成的胃肠病或食物中毒,高原引起的缺氧,呼吸困难,天气变化造成衣服单薄的战士不断生病,前面部队掉队的同志等。)

☆齐读第二段1、2句话。

☆透过文字,我们都能推想到那么多艰苦的场面,我们不知道的困难不知道还有多少。课文中还有一句话直接就告诉了我们环境的艰难。(第13段1句)

6、刚才通过联系上下文,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到了环境的艰苦。看来,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更有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

7、(出示12段:师范读)贺龙手执钓鱼竿,一个人蹲在溪边的小树下。他留着短髯的厚嘴唇叼着个大烟斗,两眼专注地望着水面。请你联系上下文,推想一下,这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在书上作好批注。

8、交流。

三、运用方法,理解14段

1、齐读第14段。

2、请你运用今天我们学的方法,说说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贺龙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骨肉般的深情厚意”?请找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勾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简单的批注。

3、交流。

4、第3——10段:采用朗读的方法分角色朗读。

画出描写贺龙的语言和神态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贺龙的崇高品质

第17、18段:透过贺龙的语言、动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开朗乐观的贺龙,我们的耳边还听到了贺龙那爽朗、乐观、感人的笑声,那不正展现了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齐读17、18段。

四、情感升华,拓展练笔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地方练习朗读,读出感情。

2、读了《贺龙钓鱼》的故事,你都想到些什么呢?说给大家听听。

五、布置作业

其实,在红军过草地时涌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老师就读过这样一些故事,(推荐读物:《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草地夜行》《一袋干粮》《七根火柴》电影《草地》有声小说《忆长征》)希望大家课下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多了解一些贺龙及其他革命前辈的故事。

板书设计:

贺龙钓鱼

舍己为人

关心战友

乐观幽默

《贺龙钓鱼》教学反思

本次课堂教学由于课前准备比较充分还算顺利,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积极性高,读书很投入,交流讨论一般。不足之处是时间分配不很恰当,分角色朗读课文没能达到预定的效果,也许在教学方法中还有诸多不当之处,望各位教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对于历史人物的教学,教师需要将高大的人物平凡化。比如在教学《贺龙钓鱼》这篇文章,如何让学生真切的体悟到贺龙的乐观,并且将乐观与学生的生活实现对接,毕竟乐观向上每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元素,特别是当下自然灾害频发,伤害事故时有发生,青少年对爱视而不见,更需要乐观的心态。为此,我把教学的重点关注到贺龙为何能够如此的乐观上,这样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的就认识到乐观向上的源头活水源于贺龙的信念以及对战友骨肉般的深情厚谊,在这个基础上,我将这高尚的精神生活化,既我们若要拥有乐观面对任何事情,最需要的就是一份美丽的坚持和爱。“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小小的挫折,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这是为什么呢?从贺龙的身上到底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这些同现实生活相通的启发性问题,人物的品质就能真正成为光源。再如在教学《小兵张嘎》时,由于张嘎同学生的年级相仿,我将教学的切入点关注在了“我同张嘎相比上”。是的,一个12岁孩子,懂事孝顺,在痛失惟一的亲人后能够磨炼出一个战士最可贵的机智与勇敢,我和张嘎相比到底差了什么?为什么会差这些东西呢?两个与生活相通的问题,不仅缩短了人物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倍感亲切,而且在换位思考后的对话中,又成为了烛照学生心灵的光源,带着真实的敬意与羞惭深入到魂灵的深处。

教学就是要深入到师生魂灵的深处,才能触摸到人性的光辉,继而在温暖中唤醒自我,培植起直面生活的勇气与睿智。当然,深入灵魂深处的前提需要教者寻找到文本与生活的临界点,搭建一座桥文本与生活相通的桥,让人物与读者实现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