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格式大全网!

[教育论文][读书笔记]与社会学同游读书笔记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与社会学同游》读书笔记

首先是被书名吸引,才翻开了这本书。Invitation to Sociology: A Humanistic Perspective,直译过来是“来自社会学的邀请”,但译者聪明地处理成了“与社会学同游”,更具参与感,也更富有浪漫气息。想起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也是译得极为浪漫,和本书的“同游”两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追忆似水年华》洋洋洒洒,写了七大卷。枝桠交错,多线平行,却不难读,以 “我”为中心视角所展开的多线程意识流般的文字描写现象和感受。《与社会学同游》则更像跟老朋友闲聊絮叨,语言直白、风趣,多举例子,善用比喻。

粗粗翻来,书的内容并不艰深,再加上注释、补记等帮助理解,作为社会学的入门读物,这本书绝对是很好的选择。作者彼得·伯格的文字平实易懂,译者在序言中也对这一点大加赞赏,译文亦简洁流畅,是不错的本子。

先说结构。照例是总分系统,独特之处在于全书七章的中间(第三章)和结尾(第七 章)分别为两章补记。极像是听课时在课中和课末作小结,给读者来梳理梳理,叨叨家常,挺有意思。第一章是总述,介绍了社会学形象、分类、所属、区别等常规 问题内容。第二章讲述四大母题:揭露真相、不恭敬的态度、中性化趋势、世界眼光。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为人在社会与社会在人。两章连着读下来,在“社会决定 论”和“来自人内心的压力”中挣扎,辩证思考的同时颇似老顽童周伯通的“左右互搏”。加上第六章的“社会如戏”,前一章中的角色理论被放置在社会总体环境 下加以讨论和阐释,“囚徒困境”清清楚楚地呈现。萨特提出的“condemned to freedom”,存在即合理的论断下,人拥有选择权,用港片来还原的话,很可能是这样的:

读书笔记:《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

既然是入门读物,一上来介绍的无非是历史啦、背景啦、发展历程啦、术语啦,因此能 在第一章写出花的值得点个赞。伯格选择用类似词义辨析的手法来科普。将大量而复杂的人际关系归总为一套互动的体系,大致可以概括出社会学的涵义。通俗说 法,社会学其实是研究“和人打交道”与“服务社会”的科学。这两点具有双面性,利用者不同,发挥的影响也不同。人们眼中社会学家的形象往往是超然、冷静甚 至冷漠的,局外人般俯视。可是,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人就是江湖,你怎么躲?理想类型的社会学家需要保有严谨的同时对人感兴趣、对行为本身感兴趣,脱离 了人,远离了江湖,对着竹子格物致知只能喷出一口老血然后告败。

社会学不等同于社会工作,其工作模式套用心理/精神病医者的模式,距离社会工作与正常的(或言理想的)轨道甚 远。同所有其他学科类似,统计学在学科研究方法中一直受宠,以发表、刊文数为量化标准是一种科学方法,也实属不得已。因为我们熟悉周围的制度,我们的感觉 就不准确,且常常会出错。这时候就需要客观公允的数据来帮助我们作出决定,找出问题。但,“事物并非表面看上去的样子”,而且游戏的方式多种多样,重要的 不是否定别人的游戏,而是清楚知道自己的游戏规则,突破数字结果的桎梏,才能发现隐含的意义。

读书笔记:《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

在这一点上,社会学与历史学颇为相似,都是藉由好奇心揭开表象,探寻本质。社会学 的内在实际是隐藏的、非显性的管理体制。↑举个栗子↑,宗教、工会,这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们实则是满足必然后的说辞下的官僚制。社会问题≠社会学问题, 一来界定标准不同,二来从两个互相较量的体系的角度看问题,这种研究能力是社会学意识的标记之一。社会学家需要能分辨这两个概念,一言以蔽之,社会学问题 是指社会交往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找出隐藏的、非显性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的四大母题之一——揭露真相。

Conversion(皈依)to alternation(选择),态度是一定得要的。索思坦·范博伦言及的不敬的态度实则是一种非革命性的、温和的清醒意识。再加上中性化断论和世界眼光,四大母题完备。

说到alternation(选择),你修正的过去仅仅是不得不修正的东西,凡是能够纳入当 前自我形象的经历都会原封不动。关于人生,随着时间流逝、得失往复、朋友和家人的观念想法对我们施加影响,人的认知和自我认识能力不断变化,套用亨利·柏 格森的说法,记忆本身是反复重申的解释,我们对自己的认同、否定乃至对周围环境的评价实则都是一种选择性感知。所谓“皈依”“开悟”都是对过去的重新解 读,“冥冥”也罢、“注定”也罢,我们从他人处获得的意义和支持,以使自己的周遭令人信服。腹黑地用“阴谋论”来诠释:意义体系是用社会关系构建的,就像 心理分析师为病人治(xǐ)疗(nǎo),从而使病人“发现”有关自己的“真相”,不过这个真相其实早在治疗分析前就已存在了。

社会学的调查两大领域,分别是社会控制和社会分层。社会控制包括暴力手段(终 极)、经济压力(包括利益、资格)、政治法律、羞辱和放逐;社会分层则指的是互相统属和隶属的层次。人在社会里的位置就在特定社会力量的交叉点上,位置 ——时间、空间、阶层、阶段;社会力量的交叉点——环境、体制、体系。社会定位决定人的身份和期望(甚至是幻想中的期望)。某些阶级差别可以通过诸如教 育、医疗等社会工程来修正,但不足以改变基本的事实:标准、期许、周遭社交圈施于其成员的压力不同。冯特奈尔说:“逝者比生者强大”。我深以为然。一切选 择、进程实则都抑郁质好了,社会外在于我们、包围我们,涵盖我们生活的一切方面。时间上、空间上,生活它与之一切,精神上为你圈定界限,用法律和道德警示 你越雷池的眼中火锅。制度提供程序,程序作用域人,而后人的行为趋于模式化,被迫迈向令社会满意的渠道,妙就妙这个社会满意的渠道看上去是人能够掌握的全 部选择。是的,没准你会失望,但不至于绝望,甚至还会留下不少闪烁的希望。社会是让我们身陷囹圄的历史囚笼。

另一方面,可耻的孤独感和背负的认同感,人极其渴望被群体接受,无论周围的群体是 什么样的群体。我们是渴望被认同的群居动物。但仔细想想,我们的指望正是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我们想要顺从社会。我们想要得到社会指派给我们的身份和角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要扮演,比如奥巴马在工作中扮演尽职的总统,回到家扮演好爸爸的角色,在米歇尔身旁扮作坚定的丈夫。不同的角色扮演共存一身,当对某 事的界定于身份角色重合时,稳定;相悖,崩解。角色携带者行为和共生的情感、态度。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穿上制服后的城管人员中会出现暴力执法的现象:他们 经历了假装(mask)→扮演(act)→成为(become)。 身份是社会赋予,并由社会支撑和转换的。人可以拥有多个面具,但当差异太大超越社会容忍极限时,社会就会收回对一个人的承认。因此,暴力执法的城管人员会 收到来自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审判,脱下制服,继续扮演其他的形象社会挑选维持其运转所需的人,同理淘汰不适合的人,若无“候选人”,它就发明一个。

这似乎有点“不可控论”,但,伙计,控诉“不可控论”的家伙是仰视着整个自然与社 会,而我们只是社会的子集。我们在人生旅途中重新打造记载神圣日子的大事年表,树立新的路标,拆毁旧的路标,借以标记我们在时间之流里的进步,向着重新界 定的成就迈进。此时此刻,一个道理已经彰显:任何魔力强大的路标都可能被新的牌号取代。相互竞争的世界观全都植根于社会。

每一种世界观都是一种密谋。

2《与社会学同游》读书笔记

一、读书笔记

社会学不是一种实践,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社会学关注一切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社会学家采取不恭敬态度、以中性化趋势的世界眼光,凭借社会学想象力,去揭露社会真相,理解社会存在。

(一)社会在人

我们生活在既定的社会规范里,让我们自己对自己有了定位,界定了自己的一切行为。社会有一套控制手段使越轨行为回归而保证社会的稳定运行。终极的控制手段是暴力,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但经常使用暴力手段既不实际效果也未必好,所以官方机器多半以可利用的暴力手段的威慑作用,而这也足以达到相同的效果。较次之的手段是经济压力。除开社会层面的控制手段,还有初级群体与私人生活群体的社会控制系统。初级群体中,讥讽和闲话是有力的工具,最严厉的工具之一是羞辱与放逐。私人生活造成的压力常常在个体没有防备的状态下所以有心理毁灭的危害。整体上看,人若处于圆心,层层的社会控制就像同心圆般包围着我们,约束控制着我们并给圆心施压以矫正不规范行为。

由此讨论社会分层,最重要的分层大概是阶级分层,由经济地位决定,阶层流动性极大。不同阶层的生活在量与质上有极大差别。阶级定位对人的发展有极大的定势影响(各阶级的社会规范控制会使“另类”行为回归本阶层)甚至限制了阶级流动的期待幻想,从而影响了人的终身发展。印度与美国的种姓制度尤其能回应这一理论。

另外还讨论社会情景,社会情景不仅由当代人决定而且受先行者决定(逝者比生者强大)。生者在既已成形的社会情景中是无能之辈,他只是按已设定好的程序或仪式重演生命。社会情景的一个具体物象是“制度”这一庞然巨物,其构成有法律、阶级、婚姻、宗教等等。人的行为被制度指令模式化,使之符合特定类型,并且这种制度使人相信这是他唯一能选择的行为,实在这是有点自欺的行为,但是制度结构都必然依赖自欺。

埃米尔·迪尔凯姆强调,社会是一种客观存在,以宏大的现实面对我们。社会有强大的控制手段驯服我们的一切行为。对抗则亡,顺从则存。社会走在我们身前,存在于我们身后,我们出生之前它已存在,我们死后它将继续存在。社会让我们深陷历史的囹圄。

(二)人在社会

社会似让人绝望的监狱,人在其中却没有十分大的压迫感是因为我们想要服从社会。我们想要得到社会指派给我们的身份和角色。社会不仅决定我们的所作所为,而且决定我们之为何人。下面以角色理论、知识社会学和参照体理论来解释这里的社会学视角。

每个社会情景都对人有具体的回应期待。社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多数人对特定社会情景的定义大致一致,若分歧太大则会出现冲突或者组织瓦解。所以我们可以定义“角色”为对典型期待的典型回应。社会已给角色类型做了基本的划分,角色提供模式,人根据这一模式在具体情境中演出。但角色不仅携带着行为,还携带着与之共生的情感与态度,其作用是形成、形塑和模塑行为和行为者。每一种社会角色都附带着某种身份,身份由社会赋予并由社会支撑与转换。也有些角色是人格最基本的成分,但都是要在社会过程中获得,并非与生俱来的(个人与生俱来的基因遗传特征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展开)。身份是社会赋予的必须靠社会来维持,身份的维持是相对稳定的,独自一人不能成为“人”。所以每一次建立社会联系都涉及身份的选择,人在诸多社会控制的体系中给自己定位而尽力处理社会联系以便强化他的身份。特别一提“偏见”,可能会使受害者成为偏见给他塑造的形象。(角色转换也是一种社会过程。)总结来看,人生就像带上各种角色的面具在具体社会舞台上进行一场场演出。尽管角色千变万化,表演者总会成为他扮演的角色。但这不是说人单纯是从一个社会情景过渡到另一社会情景的既定实体,准确地说,这是一个自我的过程,不断创造与再创造。每进入一个情景时自我都要发生变化。人有一些相对稳定与习惯的身份,使人产生整体形象保持一致的内部压力。自我形象始终如一的心理需求能够确保角色扮演和身份构建的性质。角色理论给我们提供生动的洞见使我们看到社会在人身上的存在。

知识社会学是研究思想的社会定位,认为思想离不开具体的社会语境。当某一思想为某一既得利益者服务时,形成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互相支撑。一些非意识形态思想也在知识社会学的考察之中,比如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宗教。因此,(个人世界观的形成与角色和身份在社会中的形成一样)个人的情感与自我解释也是由社会预先决定的,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世界”,一个关于世界不言自明,自证合理的预设体系。而这个由社会决定的世界观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使用的语言决定。对于个人,语言是由特定群体强加的。社会预先界定了语言这个重要的符号系统,我们凭借这个符号系统去了解世界、组织我们的经验、解释我们的生存境遇。极少有人重估这些强加在自己头上的东西,也认为没必要去质疑这个“不言自明的世界”。

在角色理论与知识社会学之间有一个简单的连接点是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有两种:一是身处其中的群体,二是行为取向的群体。在这个意义上,群体的观点、信念和行为对我们个人的观点、信念和行为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向我们提供范式与看待社会的某种倾向(未必是社会形态倾向)。在这里存在一种社会动力学的原始愿望:被人接受、有一定归属并与人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里。

在社会囚笼这个木偶剧场上,每个被操纵的木偶按预设完成一出出悲喜剧,但这个木偶是把握自己的哲学体系去证明自我命运的。社会内化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它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塑造着我们的身份、思想和情感、这个枷锁不是我们被征服后套在我们身上的,而是我们与社会合谋打造的,对自己的背叛。我们纵身跳进了社会的陷阱。

(三)社会如戏

自由本身就是其原因,经验科学无法为其验证,因为经验科学的预设之一是因果关系。社会学预设了人的世界是一个因果关系封闭的系统,所以自由预先就被排除在这个系统外。因此要讨论自由就要跳出社会学的参考框架。可从以下两种思路去探讨:一、内外控制机制或许并不像它们看起来的那样不会出错。二,假定自由的真实性并从有利角度考察社会的样子,发掘人性化因素。

尽管韦伯与迪尔凯姆在表述上是对立的,但他们看待社会的逻辑并不矛盾。社会情景的意义多半靠传统和普遍赞同来维持确立。社会界定我们,又反过来被我们界定,我们可以抵制这种确认的几种手段是:变革、超然和巧妙利用。“神授魅力”能对社会情景构成挑战,但必然走向规范化,它是短暂的。除此之外,个人的“偏离”拒不承认社会构成的可能是犯罪,而当大批人拒不承认社会时就可能导致“瓦解组织”的革命。更加平常一点的是,人们若不接受以前的身份界定时,特定的社会情景就可能被改变,至少是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突然闯进却不适合特定剧情的人,对适合剧情的人物角色扮演构成严重威胁。

若不能改变或破坏社会,可以在内心深处采取退让的姿态——超然。这样超然的亚世界会形成一个自主的精神世界。

第三种方法是,既不尝试改变社会结构,也不采取超然态度,而是有意识地利用了社会结构,绕开和颠覆最精巧的社会控制系统。在这方面,有个概念叫“角色距离”,通俗讲是行为者在他的意识和角色之间确定了一个内在的距离,偏离了常态模式(也是可能产生变革的意识改变)。这让我们看到,尽管人在社会内受到外部控制和角色的内部控制,人还是可以选择积极投入,或沉闷应付,或用内心的信念诠释,或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拒绝登台演出。社会是可塑的,我们可以摆脱一开始僵化的决定论模式,社交就是“游戏社会”的一种特殊情况,而“游戏世界”与“严肃世界”有时可以互相联系的。

第二个角度论述社会生存问题。在特定情景特定角色中自我认为别无选择的人其实是一种自欺的想法,因为“我”拒绝了说“不”的自由。海德格尔思想体系中关于“人”的“本真”与“非本真”是这样说的:“本真”是清醒意识个体独特性的无可替代性,“非本真”是在泛化的人中失去自我。我们在理所当然的世界中只要遵守规则就能得到其保护免受生存境遇终极恐惧的威胁,遵循一个不言自明的序列走过人生。社会就是产生这些非本真存在的共谋,但本真的生存又只能在社会发生——这就是社会生存的悖论。

二、读后感

在《与社会学同游》一书中,社会学被当做一种个人消遣提出来,深入个人内心的思想体系。在我生命中业已存在了二十年的“理所当然的世界”被其深深地撼动,并出现如书中末尾所说的——世界观危机。社会如笼、人如木偶的比喻钻心铭骨。

“制度”、“角色”、“戏剧化”、“命运”、“安排”、“抵抗”、“超然”等等这类字眼于人并不陌生,也常常被人用于论及人生在世种种事,从没想到当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并发掘出其内在联系时会有如此骇人的逻辑关系。这就是社会学,致力于深察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并向你揭露其真相。但真相的暴露却让人无处可逃。

无处可逃是因为不可抗拒。我习得了一种新思维与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危险的是它几近要颠覆我的旧有经验,因为它动摇了我“理所当然的世界”却无法让它达到新的安稳与平衡的状态。

这是一个让我感觉很消极的如同监狱般的社会。它已形成既定的社会规范体制,并有对应的控制手段以制裁越轨(不按规范的)行为。如此规范形成庞然巨大的“体制”(具象化为一个个社会情景)。人却纵身往这一陷阱跳,渴望服从社会并获得身份与地位,以此成为“人”。但我们明明有对一切说“不”的权力,我们却要与社会共谋为自己套上这非本真的一切,“自欺欺人”,放弃自由。可是本真的生存又只能在社会中发生——这就是社会生存的悖论。

正是这种思维悖论使人心在消极的社会面前更加无处安置。

这本书本来就不作全面、深入并滴水不漏的论述,它只是年轻学科中一位年轻学者的思考追问整理探索,并与人分享这一种“消遣”,因而书中所涉及的许多总仍有待更深入的思考讨论或者进行更多方面的展开,所以是不该对其不完善苛责诟病的。它引人思索,而无谓作激烈的辩论。

这是一个宏大的木偶剧场舞台,一切布景已置好,红地毯铺好,灯光打好,剧本也写好,人们登台演出,同台共舞,按照既定的序列走一遭,头看不见那些繁复制动的牵线。但人较木偶有思想与情感,在既定行为反应中创造出了自己的情感与激情,他能看穿那些牵线,也能游离角色,保持距离以示反抗。但他们需要舞台提供站立的支点,而舞台也需要他们来填充它的空洞与苍白,人与社会互相依附,无法分离。

但必须有这样一个意识:这是一个喜剧。

这一个新思想维度,它让我不安(兴许是因为我还不得要领才如此感觉),我想我会继续回到“理所当然的世界”,继续积极演出,这没什么不好。

3《与社会学同游》读书笔记

社会学家采用的科学方法隐含着社会学的一些独特价值。其中之一是仔细研究其他学者可能认为平淡无奇、不值得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事情,你可以把这个价值称为社会学方法中兴趣的平民焦点。……另一个独特的固有价值是社会学家需要仔细倾听他人的倾诉而不必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社会学家想要做经验研究,他就必须要学会倾听,静静地听,全神贯注地听,这是他必须要学会的艺术……倾听里至少潜藏着一定的人性化意义,因为在我们这个神经紧张、偏爱饶舌的时代里,几乎没有人愿意抽出时间去专心致志地倾听别人的意见。社会学最后一个独特的人性价值是社会学家承担着对自己的发现作出评价的责任;在他心理上能够承担的范围内,他的评价不能顾及自己的偏见、好恶、希望或畏惧。

社会学家的敏锐性并不是适当的专业修养之外的一个无所谓的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他的社会感知能力。

如果这样去理解社会学的人性地位,那就意味着开阔的心胸和广阔的视野。

——摘自《与社会学同游》(美)彼得·伯格

感想:如果规划大量涉及社会学领域的问题,规划师是不是至少应该是某种程度上的社会学家?是否也应该具备以上的素质呢?关注别人不注意的平民焦点、静静地仔细倾听、作出不带个人情感的评价,这些实在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做好规划的基础,也的确是很难达到的境界。

4《与社会学同游》读书笔记

让人坐地铁等朋友睡醒觉都想着阅读的一本小书。很庆幸自己在初识社会学这一陌生领域的第一本书是它。行文风格有罗兰巴特写《恋人絮语》的洒脱超然:不带偏见、不囿于常规。

有入门级教科书的面面俱到,又恰到好处的点到为止。有哲学著作的逻辑条理,又有丰富且真实可感的例子支撑架构。——社会就是一场游戏。

Chapter 1, 作为个人消遣的社会学

“社会学的追求是纯感知的行为,在人性范围内尽可能纯粹的行为。”(6)

“统计数字本身不是社会学。只有用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对统计数字作出解释后,它们才能够成为社会学的有用之才。”(12)

“科学工作和恋爱一样,专注技巧反而会造成阳痿。”(14)

“科学的深度要用科学语言的厚度来衡量。”(16)

“任何领域的科学家不会声称,我们只能够用科学的观点去看世界。……游戏的方式作种多样。重要的不是否定别人的游戏,而是清楚知道自己的游戏规则。”(18)

“社会学家生活在社会里,他和社会的关系若即若离,他的工作与休息是难以分离的。科学家想办法把自己的专业洞见和日常事务隔离开来,但社会学家难以完成这样的隔离。”(24)

Chapter 2, 作为意识形式的社会学

“对律师而言,重要的是了解法律如何看待某种类型的罪犯;对社会学家而言,了解罪犯如何看待法律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32)

“社会学家感兴趣的问题未必是其他人所谓的‘问题’。……社会学问题永远是去理解社会交往中正在发生的事。……根本问题不是犯罪而是法律,不是离婚而是婚姻,不是事实而是机制。”(41)

如今很多问题在被思考时的参考框架都是由公众首肯的价值观决定的。然而,“一个社会体系的‘问题’对另一个体系来说或许是正常的。”(42)

迪尔凯姆:强调社会是自成一格的现实,人们在作为整体的社会中生活就是在社会逻辑的支配下生存。“社会学深入到行为背后去发现人们不会承认的,而且常常使人不愉快的行为动机。”跳过意识形态。(46)

“每一个西方社会都可以分为可敬的和可鄙的两部分。”“不敬的态度始终应该是社会学家头脑里的一种可能性。”(47、53)

“社会学意识使人意识到,除了对社会抱尊敬态度的中产阶级的世界之外,还有其他的世界。”“社会学的认识本身就敌视革命的意识形态,因为它不仅看穿了对现状的幻灭感,而且看穿了对未来的虚幻的期待;而虚幻的期待就是革命者习惯性的精神营养。”(52)

“在现代社会这种流动的、不确定的背景之下,个人的阅历不仅包含了对许多社会群体的了解,而且包含了对与此相关的许多思想世界的认识。”

——第二章讨论四个母题:揭露真相、不敬的态度、中性化的趋势和世界眼光。

Chapter 3, “补记”:选择与生平叙事(亦名:如何获得预制的过去)

“一个人有多少观点,他就有多少不同的人生经历。”(57)

“所谓的‘选择’,是在不同甚至矛盾的意义体系之间进行抉择的可能性。”(59)

“所谓成熟是心态平和、安于现状、放弃冒险和成就的狂想。”“人们很容易这样去想象历史:我们这个时代是人类成就的巅峰。但其实不然。”(61)

“过去禁忌的东西成了社交礼节上的需要,曾经容易理解的东西变得可笑,自己过去的世界成了必须要战胜的世界。过去排山倒海的感情剧变,只不过是幼稚的撩拨;过去生活中视为重要的人物只不过是眼界狭隘的乡巴佬;过去引以为自豪的重大事件只不过是令人尴尬的过眼烟云。”(64)

“许多儿童不仅长大成人,而且在过程中进入了父母完全不懂的社会。这是大规模社会流动必然产生的结果。”(67)

“在大多数情况下,重新解释自己的过程都是不完全的,你修正的过去仅仅是不得不修正的东西,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停下来看看我们描绘的全景——这样的创造过程多半带有偶然性,最多只能达到半知半觉的状态。”(68)

“社会学参考框架只不过是另一个解释体系,也可以被其他试图解释人生阅历的体系取代。”(70)

“心理分析表面上是发现旧情况,实际上是‘发明’新东西。”(72)

——人的生活阅历是在若干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流动的(流动性也是阶级社会的特点),而每个情境都附带着各自独特而具体的意义体系。

Chapter 4, 社会学视角——人在社会

“任何制度都有一个与生俱来的惯性原理,说到底这个原理建立在人类愚蠢的顽石之上。”(75)

“社会控制迫使桀骜不驯的人回归既定轨道,但其本身的终极基础却是暴力。”(76、77)

“社会控制常常建立在说假话的基础上,以公共关系能力决定。”(80)

“亲密关系里的社会控制特别强大,因为亲密关系瓦解的风险意味着完全失去自我。”(85)

“我们的生活不仅受到当代人愚蠢言行的支配,而且还受到早已作古者愚蠢言行的支配。你不可能和祖先对话,所以他们构想出来的不太妥当的结构就比当代人构建的思想更加难以摆脱。——逝者比生者强大。”(92)

“制度的诀窍是使其提供的渠道看上去是人能够掌握的全部选择。社会对人们的期待早就嵌入了他们对未来的预期中,他们想要的东西正是社会寄望于他们的东西。——哪一种生活方式都不是我们自己发明的”(94、98)

“一切制度结构都必然依赖欺骗。”(98)

“社会制度塑造我们的行为,甚至期望。我们的社会定位不仅存在于空间里,而且存在于时间里。社会是一个历史实体,在时间上超越了任何个人的生命历程。社会走在我们身前,存在于我们身后。”(100)

——社会控制和社会分层。

Chapter 5, 社会学视角——社会在人

“角色是对典型期待的典型回应。”“角色提供模式,个人则根据这一模式在具体的情境中演出。……接吻不仅表达激情,而且制造激情。”(104)

“身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他人的社会承认行为赋予的。……必须靠社会来维持。即使人们拼命拽住过去的自我形象,但若周围的人不承认这个身份,他就不可能在自己的意识里维持。”(109)

“每一次建立社会联系的行为都涉及身份的选择。……每个人都会尽力处理他的社会联系,以便强化曾经使他满意的身份。”“偏见最可怕的影响是,它使受害者成为偏见给他塑造的形象。”(111)

Robert Musil:每一个杀人犯的内心深处都有一方小天地,在那里他永远是无辜的。(119)

“社会的控制作用还表现在‘人员选择’上——倘若没有合适的人供挑选,社会就会去‘发明’这样的人选。社会生产他需要的人员。”(120)

“经验科学必须要在特定的预设下运作,预设之一是普世的因果关系。”(122)

“宗教的普适性远远不能证明其形而上的合理性,但我们可以用其社会功能来解释宗教的普适性。”(125)

舒茨:理所当然的世界。即社会决定的世界观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社会使用的语言决定的。这个预设体系个人世界观的来源。(127)

“每一个角色都附带有一个世界观。你挑选打交道的人时,你就挑选了一个要生活于其中的世界。”(131)

社会化不断进行,外在的社会在心里完成内化。(133)

“我们与社会的合作就是对自己的背叛,我们自己纵身跳进了社会的陷阱。”(134)

——角色是一种仪式化了的过程。即使是人的主动性,也是其他人赋予的,这是一种悲观的论调。对身份急速的转化,很容易遭到抵抗。因为这向自我的连续性提出挑战。这个时候,人必须在自我和角色中做出选择。而如果外界的力量太强,很可能造成个人意识的崩溃和习得性无助,表现为退缩。角色理论和知识社会学代表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思路。后者研究思想在社会中的定位(?)。

Chapter 6. 社会学视角——社会如戏

“……口是心非、表里不一是在自我意识中维护自己尊严的唯一办法。”(135)

“效用话语和审美话语这两个世界严格的说是不能比较、不可通约的。”(137)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本身,都依靠界定而存在。但首先要有地位,才能不承认和有效挣脱既定界定。”(143)

“微型的社会破坏,对适合剧情的人物角色扮演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揭示社会结构固有的不稳定。”(145)

“社会首先是一场骗局。”(149)

“‘自欺’是人类自由的阴影。它逃避这种自由的企图注定要失败。Satre说,我们注定是自由的(condemned to freedom)。”(160)

“只有社会的虚构因素被赋予本体论的地位时,社会才能够维持下去。”(162)

海德格尔:das Man, 泛指所有人,以至于不指任何人。(163)

“‘理所当然’的世界和社会告诉我们,一切安然无虞,这个世界就是我们非本真观念的落脚之地。”(165)

——不好好演戏的人多了,就由越轨行为升华到了革命。所谓社会如戏,是因为人们用消遣的态度面对之前提到的控制、角色、身份、团体和行为模式等,用娱乐的方式完成社会行为。人们永远不是身不由己的。实际上能对社会说“不”,但代价太大,以至于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违背。其实我们作出的每一个“不得不”的选择,都是身份所决定的。而身份,尤其是自致身份,往往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从这个角度上,人们确实是自由的。随时可以偏离社会轨道去演戏。

Chapter 7, “补记”:社会学的马基雅弗利主义与伦理学(亦名:如何做到谨慎又伪装下去)

“年轻的社会学家往往以受虐待狂的姿态去崇拜揭黑幕的人。……而这种愤世嫉俗的态度本身是幼稚的,其根源常常是缺乏历史视野。”(182)

“社会学历的马基雅弗利主义和愤世嫉俗的机会主义是决然对立的。马基雅弗利主义能够使自由在社会行动中得以实现。(?)”(183)

——被贴了负面标签的人反抗的方式太机械。只不过把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由负号变成了正号而已。其实质还是标签。个人的力量其实真的微不足道。体制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在于它选择人、塑造行为,一个人越轨了完全无所谓。革命才是出路,因为温和的方法永远无法改变统治阶级主导的意识形态。

Chapter 8, 作为人文学科的社会学

“如果社会科学家没有感觉到社会现实的喜剧性质,他就看不到社会的基本特征。”(185)

“社会学渴望使自己的科学地为合法化,结果就搞出了这套苍白无力的术语。”

——有些洞见只能够在笑谈之中获得。不要永远严肃。有时候的不合逻辑不是由于推理不合常理,而是有意为之。因为生活本身的悖论和多样性,而我们承诺要研究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社会。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