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bì mén zào jū
【名词解释】
关起门来,按照一定的规格在家里造车。比喻依循着一定的原则行事。语出《祖堂集.卷二○.五冠山瑞云寺和尚》。后用“闭门造车”比喻凡事只凭主观办事,不问是否切合实际。△“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典故来源】
《祖堂集.卷二○.五冠山瑞云寺和尚》
所言三等普贤者,不是三人。一人行,行依行胜、劣、大义,三等普贤也。所言一人者,初顿证实际之时,即文殊;今随缘行行之时,即普贤,故名为一人也,此是通取内证外化也。若以内证外化不同,故文殊、普贤两人;若以通取能证、所证及众行不同,即为三人也。此大教意说也。谓大经题云:《大方广》者,所说之法,故即遮那是也;佛者,能证之人也,故即文殊是也;《华严》者,随缘之行,故普贤是也。此旦一佛二菩萨,即为三人也。若欲修行普贤行者,先穷真理,随缘行行,即今行与古迹相应,如似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耳!”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宋.朱熹《四书或问.卷五.中庸或问》、《景德传灯录.卷一三.潭州鹿苑和尚》。
(2) 遮那:毗卢遮那之略称,为释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
(3) 文殊:即文殊师利,佛教菩萨名,由梵语音译而来。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象徵佛陀智慧的菩萨,和观音、地藏、普贤并称四大菩萨。
(4) 《华严》:《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是由一些小部经,逐渐发展成的大部经典。是华严宗和法相宗据以立宗的经典之一。
(5) 普贤: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为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象徵佛陀行德的菩萨。其塑像多骑白象,与左胁侍文殊骑狮子相对。
(6) 此旦:此时。
(7) 一佛二菩萨:佛教称世界有秽土(凡人所居)和净土(圣人所居佛国)之分,每个世界有一佛二菩萨负责教化。菩萨代表“修德”,佛代表“性德”,不修,性德虽然有,但不能够显现出来,所以性德显现要靠修德。此处的一佛为释迦牟尼佛,二菩萨为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
(8) 随缘行行:因应着因缘现象行修行之事。
【参考资料】
宋.朱熹《四书或问.卷五.中庸或问》
轨者,车之辙迹也。周人尚舆,而制作之法,领于〈冬官〉。其舆之广六尺六寸,故其辙迹之在地者,相距之间,广狭如一,无有远迩,莫不齐同,况为车者,必合乎此,然后可以行乎方内而无不通;不合乎此,则不惟有司得以讨之,而其行于道路,自将偏倚杌隉而跬步不前,亦不待禁而自不为矣。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景德传灯录.卷一三.潭州鹿苑和尚》
潭州鹿苑和尚。僧问:“余国作佛还有异名也无?”师作圆相示之。问:“如何是鹿苑一路?”师曰:“吉嘹舌头问将来。”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南岳石桥。”僧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拄杖头上挂草鞋。”
闭门造车
【典故说明】
“闭门造车”是说关起门来,按照一定的规格在家里制造车子,原用来比喻依循着一定的原则行事,可见于佛教经典《祖堂集》。《祖堂集》是一部禅宗史录,上溯古代七佛,下至南唐各禅宗宗师及其讲法精要,共录二百五十六佛祖禅师。其中第二○卷中讲述了成佛的必要条件。佛教中有一佛二菩萨的说法,一佛代表的是存于自性中的佛身,二菩萨代表的是欲证成佛身所需的条件。就其代表人物来说,一佛是释迦牟尼佛,二菩萨分别指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普贤菩萨代表修行。透过智慧开悟后,还须勤于修行,才能使本就存有的佛性透显出来。未证成佛身时,即为三者未能融合,此时一佛二菩萨似乎是三个个体;当证成佛身时,三者则合为一体。欲修行者,必须先了解这个道理,然后顺应因缘来修行,如此便能与佛祖最初的修行相应和。这就好像虽然关起门在家制造车子,但因为依循着一定的规则,所以成品能完全符合应行的轨迹。“闭门造车”这句成语在这里原是用来比喻依循着一定的原则行事,后则转用于比喻凡事只凭主观办事,不问是否切合实际。
【书证】
01.《祖堂集.卷二○.五冠山瑞云寺和尚》:“若欲修行普贤行者,先穷真理,随缘行行,即今行与古迹相应,如似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耳!”(源)
02.《佛果圜悟禅师碧巖录.卷九》:“雪竇道:『为你通一线路。你若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济个甚事?』”
03.《五灯会元.卷六.泐潭延茂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失却斑猫儿。』”
04.《五灯会元.卷九.潭州鹿苑和尚》:“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南岳石桥。』”
05.宋.朱熹《四书或问.卷五.中庸或问》:“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06.《景德传灯录.卷一七.洪州泐潭匡悟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活计一物无。』”
07.《景德传灯录.卷一九.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造车即不门。汝作么生是辙。』”
08.宋.陈亮《陈亮集.卷一八.谢陈同知启》:“伏念某少览古书,恐遂流于无用;晚更世故,始渐见于难通。岂求田问舍之是专?亦闭门造车之可验。”
09.《续传灯录.卷二七.育王端裕禅师》:“一法不堕缘尘,万法本无罣碍。山是山,水是水;俗是俗,僧是僧。不异不同,直饶恁么。犹是闭门造车,未是出门合辙。”
10.清.严复〈救亡决论〉:“自以为闭门造车,出而合辙,而门外之辙与其所造之车,果相合否?”
闭门造车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 比喻凡事只凭主观办事,不问是否切合实际。贬义。
使用类别 用在“经验不足”、“空有想像”的表述上。
【造句】
01 这些闭门造车的產品,根本不符市场需要。
02 他闭门造车,打造了一架直昇机,结果不能飞。
03 你这种漠视社会实况,闭门造车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04 你如果闭门造车,就认为自己最好,那就很像夜郎自大了。
05 现代经营者须注意市场潮流,如果闭门造车,很容易被淘汰的。
06 你在设计前完全未到现场了解,就这么闭门造车、画起蓝图可以吗?
07 你埋头苦干的精神固然值得嘉许,但闭门造车的态度就让人不敢领教了。
08 现代设计强调人因工程,就是要设计者多考虑人的实际需要,不要闭门造车。
【参考词语】 造车合辙
【汉语拼音】 zào jū hé zhé
【名词解释】 比喻依循着一定的原则行事,便自然能合于常规。见“闭门造车”条。
01.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及观序《脩水集》『造车合辙』之语,则知持此论旧矣。”
02.清.赵翼〈李雨村观察自蜀中续寄诗话比旧增多戏题于后〉诗其二:“人各造车期合辙,君能集腋便成裘。”
【参考词语】 闭户斫轮
【汉语拼音】 bì hù zhuó lún
【名词解释】 关起门来,削木制作车轮。比喻依循着一定的原则行事。见“闭门造车”条。
01. 元.邵亨贞〈南村輟耕录疏〉:“凡例既明,书法尤备。鉤玄提要,匪按图索驥之空言;考古验今,得闭户斫轮之大意。”
【参考词语】 闭造出合
【汉语拼音】 bì zào chū hé
【名词解释】 比喻依循着一定的原则行事,便自然能合于常规。见“闭门造车”条。
01. 清.魏源〈皇朝经世文编叙〉:“法必本夫人。转五寸之毂,引重致千里;莫御之,跬步不前,然恃目巧,师意匠,般、尔不能闭造而出合。”
【名词解释】
关起门来,按照一定的规格在家里造车。比喻依循着一定的原则行事。语出《祖堂集.卷二○.五冠山瑞云寺和尚》。后用“闭门造车”比喻凡事只凭主观办事,不问是否切合实际。△“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典故来源】
《祖堂集.卷二○.五冠山瑞云寺和尚》
所言三等普贤者,不是三人。一人行,行依行胜、劣、大义,三等普贤也。所言一人者,初顿证实际之时,即文殊;今随缘行行之时,即普贤,故名为一人也,此是通取内证外化也。若以内证外化不同,故文殊、普贤两人;若以通取能证、所证及众行不同,即为三人也。此大教意说也。谓大经题云:《大方广》者,所说之法,故即遮那是也;佛者,能证之人也,故即文殊是也;《华严》者,随缘之行,故普贤是也。此旦一佛二菩萨,即为三人也。若欲修行普贤行者,先穷真理,随缘行行,即今行与古迹相应,如似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耳!”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宋.朱熹《四书或问.卷五.中庸或问》、《景德传灯录.卷一三.潭州鹿苑和尚》。
(2) 遮那:毗卢遮那之略称,为释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
(3) 文殊:即文殊师利,佛教菩萨名,由梵语音译而来。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象徵佛陀智慧的菩萨,和观音、地藏、普贤并称四大菩萨。
(4) 《华严》:《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是由一些小部经,逐渐发展成的大部经典。是华严宗和法相宗据以立宗的经典之一。
(5) 普贤: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为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象徵佛陀行德的菩萨。其塑像多骑白象,与左胁侍文殊骑狮子相对。
(6) 此旦:此时。
(7) 一佛二菩萨:佛教称世界有秽土(凡人所居)和净土(圣人所居佛国)之分,每个世界有一佛二菩萨负责教化。菩萨代表“修德”,佛代表“性德”,不修,性德虽然有,但不能够显现出来,所以性德显现要靠修德。此处的一佛为释迦牟尼佛,二菩萨为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
(8) 随缘行行:因应着因缘现象行修行之事。
【参考资料】
宋.朱熹《四书或问.卷五.中庸或问》
轨者,车之辙迹也。周人尚舆,而制作之法,领于〈冬官〉。其舆之广六尺六寸,故其辙迹之在地者,相距之间,广狭如一,无有远迩,莫不齐同,况为车者,必合乎此,然后可以行乎方内而无不通;不合乎此,则不惟有司得以讨之,而其行于道路,自将偏倚杌隉而跬步不前,亦不待禁而自不为矣。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景德传灯录.卷一三.潭州鹿苑和尚》
潭州鹿苑和尚。僧问:“余国作佛还有异名也无?”师作圆相示之。问:“如何是鹿苑一路?”师曰:“吉嘹舌头问将来。”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南岳石桥。”僧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拄杖头上挂草鞋。”
闭门造车
【典故说明】
“闭门造车”是说关起门来,按照一定的规格在家里制造车子,原用来比喻依循着一定的原则行事,可见于佛教经典《祖堂集》。《祖堂集》是一部禅宗史录,上溯古代七佛,下至南唐各禅宗宗师及其讲法精要,共录二百五十六佛祖禅师。其中第二○卷中讲述了成佛的必要条件。佛教中有一佛二菩萨的说法,一佛代表的是存于自性中的佛身,二菩萨代表的是欲证成佛身所需的条件。就其代表人物来说,一佛是释迦牟尼佛,二菩萨分别指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普贤菩萨代表修行。透过智慧开悟后,还须勤于修行,才能使本就存有的佛性透显出来。未证成佛身时,即为三者未能融合,此时一佛二菩萨似乎是三个个体;当证成佛身时,三者则合为一体。欲修行者,必须先了解这个道理,然后顺应因缘来修行,如此便能与佛祖最初的修行相应和。这就好像虽然关起门在家制造车子,但因为依循着一定的规则,所以成品能完全符合应行的轨迹。“闭门造车”这句成语在这里原是用来比喻依循着一定的原则行事,后则转用于比喻凡事只凭主观办事,不问是否切合实际。
【书证】
01.《祖堂集.卷二○.五冠山瑞云寺和尚》:“若欲修行普贤行者,先穷真理,随缘行行,即今行与古迹相应,如似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耳!”(源)
02.《佛果圜悟禅师碧巖录.卷九》:“雪竇道:『为你通一线路。你若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济个甚事?』”
03.《五灯会元.卷六.泐潭延茂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失却斑猫儿。』”
04.《五灯会元.卷九.潭州鹿苑和尚》:“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南岳石桥。』”
05.宋.朱熹《四书或问.卷五.中庸或问》:“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06.《景德传灯录.卷一七.洪州泐潭匡悟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活计一物无。』”
07.《景德传灯录.卷一九.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造车即不门。汝作么生是辙。』”
08.宋.陈亮《陈亮集.卷一八.谢陈同知启》:“伏念某少览古书,恐遂流于无用;晚更世故,始渐见于难通。岂求田问舍之是专?亦闭门造车之可验。”
09.《续传灯录.卷二七.育王端裕禅师》:“一法不堕缘尘,万法本无罣碍。山是山,水是水;俗是俗,僧是僧。不异不同,直饶恁么。犹是闭门造车,未是出门合辙。”
10.清.严复〈救亡决论〉:“自以为闭门造车,出而合辙,而门外之辙与其所造之车,果相合否?”
闭门造车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 比喻凡事只凭主观办事,不问是否切合实际。贬义。
使用类别 用在“经验不足”、“空有想像”的表述上。
【造句】
01 这些闭门造车的產品,根本不符市场需要。
02 他闭门造车,打造了一架直昇机,结果不能飞。
03 你这种漠视社会实况,闭门造车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04 你如果闭门造车,就认为自己最好,那就很像夜郎自大了。
05 现代经营者须注意市场潮流,如果闭门造车,很容易被淘汰的。
06 你在设计前完全未到现场了解,就这么闭门造车、画起蓝图可以吗?
07 你埋头苦干的精神固然值得嘉许,但闭门造车的态度就让人不敢领教了。
08 现代设计强调人因工程,就是要设计者多考虑人的实际需要,不要闭门造车。
【参考词语】 造车合辙
【汉语拼音】 zào jū hé zhé
【名词解释】 比喻依循着一定的原则行事,便自然能合于常规。见“闭门造车”条。
01.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及观序《脩水集》『造车合辙』之语,则知持此论旧矣。”
02.清.赵翼〈李雨村观察自蜀中续寄诗话比旧增多戏题于后〉诗其二:“人各造车期合辙,君能集腋便成裘。”
【参考词语】 闭户斫轮
【汉语拼音】 bì hù zhuó lún
【名词解释】 关起门来,削木制作车轮。比喻依循着一定的原则行事。见“闭门造车”条。
01. 元.邵亨贞〈南村輟耕录疏〉:“凡例既明,书法尤备。鉤玄提要,匪按图索驥之空言;考古验今,得闭户斫轮之大意。”
【参考词语】 闭造出合
【汉语拼音】 bì zào chū hé
【名词解释】 比喻依循着一定的原则行事,便自然能合于常规。见“闭门造车”条。
01. 清.魏源〈皇朝经世文编叙〉:“法必本夫人。转五寸之毂,引重致千里;莫御之,跬步不前,然恃目巧,师意匠,般、尔不能闭造而出合。”
上一篇:[成语大全]抱薪救火
下一篇:[成语大全]博古通今